[1] 崔应杰,王自发,朱江,等. 空气质量数值模式预报中资料同化的初步研究[J]. 气候与环境研究,2006(5):616-626. [2] 葛萃,张美根. MOZART-2对对流层臭氧的数值模拟研究[C]//成都: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“大气成分与气候,环境变化”分会场论文集, 2006. [3] 刘茜霞,王斌,张美根. MOZART-2对欧洲地区对流层臭氧的模拟研究[J].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,2006,23(2):221-230. [4] Henze D K,Hakami A,Seinfeld J H.Development of the adjoint of GEOS-Chem[J]. Atmospheric Chemistry & Physics & Discussions,2007,7(9):2399-2411. [5] 罗淦,王自发. 全球环境大气输送模式(GEATM)的建立及其验证[J]. 大气科学,2006,30(3):504-518. [6] 程兴宏,徐祥德,丁国安,等. MM5/WRF气象场模拟差异对CMAQ空气质量预报效果的影响[J]. 环境科学研究,2009,22(12):1411-1419. [7] 蔡子颖,韩素芹,邱晓滨,等. 基于WRF/Chem模式天津地区重污染天气成因分析[J]. 高原气象,2019,38(5):1108-1119. [8] 庞杨,韩志伟,朱彬,等. 利用WRF-Chem模拟研究京津冀地区夏季大气污染物的分布和演变[J]. 大气科学学报,2013,36(6):674-682. [9] 尹志聪,王会军,段明铿. 近几年我国霾污染实时季节预测概要[J]. 大气科学学报,2019,42(01):2-13. [10] 李钢. GIS支持下的浙江省台风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评估[D]. 南京:南京信息工程大学,2014. [11] 李杰,翟亮,桑会勇,等. PM2.5浓度插值中不同空间插值方法对比[J]. 测绘科学,2016,41(4):50-54,101. [12] 柳笑盈. 基于GIS 的空气质量指数空间插值方法研究[D]. 昆明:昆明理工大学,2015. [13] 魏继德. 空间插值方法的比较与优化[D]. 福州:福州大学,2010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