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脾阳虚证患者壮药足浴和腹针结合艾灸治疗效果的初步比较研究
翚达康, 吕春燕, 蒋盛军, 陈红, 王玉雪, 童远明
2024 (06):
52-55+60.
doi: 10.14099/j.cnki.tjkj.2024.06.018
对30名脾阳虚患者给予壮药足浴治疗,对20名脾阳虚患者给予腹针结合艾灸治疗,使用红外额温计测量患者治疗前后的三焦五穴印堂穴、劳宫穴、涌泉穴局部的温度,并分析其变化特征,比较壮药足浴和腹针结合艾灸的温阳效果,并探讨这2种治疗方法的作用机理。壮药足浴前后印堂穴温度升高的有13位患者,占治疗患者的43.3%;劳宫穴温度升高的有24位患者,占治疗患者的80%;涌泉穴温度升高的患者有27位,占治疗患者的90%。腹针结合艾灸前后印堂穴温度升高的有12位患者,占治疗患者的60.0%;劳宫穴温度升高的有11位患者,占治疗患者的55.0%;涌泉穴温度升高的患者有15位,占治疗患者的75%。研究表明,壮药足浴和腹针结合艾灸这2种治疗方法对三焦五穴温阳效果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,都可以提高大部分脾阳虚患者三焦五穴的温度,具有温阳及引火归元的治疗效果。壮药足浴比腹针结合艾灸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。
相关文章 |
计量指标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