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津科技 ›› 2024, Vol. 51 ›› Issue (06): 52-55+60.doi: 10.14099/j.cnki.tjkj.2024.06.018

• • 上一篇    下一篇

脾阳虚证患者壮药足浴和腹针结合艾灸治疗效果的初步比较研究

翚达康, 吕春燕, 蒋盛军, 陈红, 王玉雪, 童远明   

  1.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研究院门诊部
   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研究院制剂中心,广西中药质量标准研究重点实验室
  • 发布日期:2025-01-17
  • 基金资助:
    202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适宜技术开发与推广项目“壮药足浴结合腹针治疗心肾不交症的技术规范及推广应用”(GZSY22-08);; 2022年广西中药优秀人才研修项目

  • Published:2025-01-17

摘要: 对30名脾阳虚患者给予壮药足浴治疗,对20名脾阳虚患者给予腹针结合艾灸治疗,使用红外额温计测量患者治疗前后的三焦五穴印堂穴、劳宫穴、涌泉穴局部的温度,并分析其变化特征,比较壮药足浴和腹针结合艾灸的温阳效果,并探讨这2种治疗方法的作用机理。壮药足浴前后印堂穴温度升高的有13位患者,占治疗患者的43.3%;劳宫穴温度升高的有24位患者,占治疗患者的80%;涌泉穴温度升高的患者有27位,占治疗患者的90%。腹针结合艾灸前后印堂穴温度升高的有12位患者,占治疗患者的60.0%;劳宫穴温度升高的有11位患者,占治疗患者的55.0%;涌泉穴温度升高的患者有15位,占治疗患者的75%。研究表明,壮药足浴和腹针结合艾灸这2种治疗方法对三焦五穴温阳效果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,都可以提高大部分脾阳虚患者三焦五穴的温度,具有温阳及引火归元的治疗效果。壮药足浴比腹针结合艾灸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。

关键词: 壮药足浴, 腹针结合艾灸, 穴位温度, 作用机理

中图分类号: